有关中国音乐的诗词

1.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音乐的诗句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写音乐的。
好象还有韩愈的一个《听颖师弹琴》,你可以去找找。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首诗共十四行,用了十四个比喻性意象来赞美李凭弹箜篌时的情景美、旋律美和弹技美。这些意象中,有现实的,有幻觉的,有神话的。
诗的一连串意象扑面而来,不免使人眼花缭乱,加上语言晦涩,初读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细细品味,逐渐清晰: 开头首先写李凭所弹的箜篌制作精良,可谓极品,衬托乐音之美;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弹奏,可以想见天高云淡秋风凉爽的天气,正是人意气风发之时;由于空气清彻,乐音也能凭风传向很远,这一句写出了弹奏时的情景美。接下来,写空山浮云被音乐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动得愁怨涕流,而出现这种情况,都只因为李凭在弹箜篌。
我们形容一个人美,说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这里的音乐,却有使浮云凝止,美女伤心之效。 从第五句起,写弹奏的旋律之美妙和产生的感染力:弹到清脆之处,似听到昆仑山玉石破碎和凤凰的鸣声;弹到婉转之处,仿佛莲花上的露珠滴落,幽兰也发出笑声;弹到凄清之处,长安十二个城门的气温都变冷,宫中的皇帝也为之动情,整个长安笼罩在寒光之中;弹到悲伤之处,致使女娲补的天也再度破漏,秋雨也怆然而下,似乎看到李凭在教善于弹箜篌的成夫人,技艺精湛的神仙也要向他学习,那音乐感动得老鱼也跃出波涛,渊中的瘦蛟也舞动起来;月宫里的吴刚也听得难以入眠,依着树发呆,就连玉兔也不知寒露已打湿了皮毛。
这一连串的描写,从动物写到植物,从人间写到仙界,从水中写到天上,大胆夸张,浪漫新奇。这十四个意象,有的喻声,有的仿貌,采用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表现了听李凭弹箜篌所引起的反应和情思。
这首诗的构思也很巧妙:开头一句先写琴,第二三句写音,先声夺人,然后才说到演奏者;写演奏时,先写情景,为下文写旋律作铺垫;写旋律,又写它蕴含的悲喜忧思。诗人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写箜篌演奏的音质美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饱含着对李凭技艺的赞美感叹,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描写音乐的绝唱。
2.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音乐的一组诗句,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
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
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
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
“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
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
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
3.中国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古曲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并流传下来的古曲(《中国音乐圣典》收录,如有需要可用电驴下载)
国乐瑰宝——古筝
01、高山流水
02、汉宫秋月
03、四段锦
04、大八板
05、出水莲
06、西厢词
07、蕉窗夜语
08、平沙落雁
09、昭君怨
10、柳娘青
11、月儿高
12、思乡曲
国乐瑰宝——二胡
01、二泉映月
02、听松
03、寒春风曲
04、光明行
05、空山鸟语
06、病中吟
07、苦闷之讴
08、良宵(又名“除夜小唱”)
09、步步高
10、闲居吟
11、月夜
12、烛影摇红
13、雨打芭蕉
国乐瑰宝——笛子
01、水乡船歌
02、姑苏行
03、卖菜
04、幽兰逢春
05、吟哦调
06、老六板
07、平湖秋月
08、采桑曲
09、妆台秋思
10、三五七
11、牧民新歌
12、庙岭的早晨
13、剑
国乐瑰宝——琵琶
01、十面埋伏
02、夕阳箫鼓
03、昭君出塞
04、出水莲
05、大浪淘沙
06、青莲乐府
07、寒鸦戏水
08、梅花三弄
09、秋思
10、彝族舞曲
另有广陵散、萧韶等等未能流传存世
4.浅谈中国音乐与古诗词的关系
我国历代文化里,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
音乐不仅对我国诗歌的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历代诗歌的生成、传播以及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诗歌与音乐在向现代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两者时分时合。
诗歌是一种人们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要想弄清诗歌与音乐的关系,首先要弄清诗的根。“诗歌”,顾名思义,“诗”和“歌”是密不可分的,好诗的诞生激发了音乐的多样化,它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地陪伴着。
一、我国历代诗歌与音乐的历史关联性 诗是最早绽露的文学萌芽。诗和音乐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一)诗歌与音乐的渊源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对音乐美的追求与进步的足迹。
历代文论对此问题也不乏探索与灼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袁枚《随园诗话》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明代诗论家谢榛的《四溟诗话》主张“诵要好,听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清人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从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来看,诗歌和音乐相结合更是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段。诗歌与音乐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以抒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
我国历代诗歌都具有格律化、音乐性、“韵律美”。在古代文化里,“音乐入诗”是个热门的话题。
音乐艺术,可谓是古代传承下来的“永恒主题”。诗歌传唱的盛行不仅为古代文化的传播发展、继承做出了贡献。
使我国历代、现代的诗歌和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诗歌与音乐文化渊源的角度来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这会使我们对诗歌与音乐之间的认识变得更加全面和清晰。
(二)以汉代为分界的诗、乐相互关系 在我国汉代诗歌与音乐的研究领域中,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史上它们也极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用。在汉代,人们继承并发扬了我国诗歌与音乐结合的传统,新创立的律、绝二体新诗,尤其渗透了音乐元素,比古体诗歌更适宜入乐。
由此,诗歌与音乐的交互关系密不可分,让我们重温了诗歌与音乐的融合性,在我国诗歌与音乐的演变史上,汉代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演变阶段。自汉代开始,乐发达,诗鼎盛,是乐与诗的完美结合,促进了音乐与诗歌的共同发展;同时诗对乐的精妙描写, 使热衷于音乐、诗歌的人都受益匪浅;保证了音乐与诗歌朝着更加健康和理性的方向发展。
(三)现代诗歌与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现代诗歌与传承音乐是音乐和实际意义的语言结合,这就是诗歌的本质意义所在。而任何一个时代的诗歌形式必须是与该时代的音乐相适应的,顺着这条线索,我们就会发现,现代歌曲正是现代诗歌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反映着现代人的喜怒哀乐,强烈的抒情性是它突出的特点;它也继承了赋、比、兴的手法,也采用重章叠唱的传承方式。
因此,每个时代亦有与该时代音乐相适应的诗歌形式,音乐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诗歌形式的变化发展。认识到现代音乐是当代的诗歌形式,那我们就不应再去盲目探索新诗的形式。
现代的人们应更加投入到现代音乐歌曲的创作中去,尤其是要投入通俗歌曲的创作中去,使这种诗歌形式得以提高,从而得到不断的新发展。二、诗歌与音乐在文体上的相辅相成性 诗歌与音乐来自语言文字的内在支出,只有载着情感的语言,才能将潜藏在语言内部的音乐借节奏、音调、韵律美等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并引起读者们的心灵感应和共鸣,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下就从诗歌和音乐的节奏、音调、韵律美来展开说明:(一)诗歌中的乐感呈现(节奏、音调、韵律美) 在我国古代生活中,任何事物的节奏都是调节感觉反应一致的,节奏在诗歌的音乐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与音乐的节奏,是由不同语音排列次序,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主要有一定的轻重高低的音律和一定时间间歇所形成,每一个顿数之间的时值相等,这样读、唱起来就形成了有力的节奏感,因此诗歌与音乐节奏才真正和谐、表里如一,更为融合。
历代诗歌与音乐的音调调配上也很讲究,所以读的时候抑扬顿挫,唱的时候也更富有旋律感。音调是表达感情的,诗歌与音乐是感情宣泄的窗口,诗歌与音乐的音均是四种音调,每一个音调一旦改变其高低升降,就改变了其意义,这是音调的特色之一。
音调的高低、升降、构成了语言的音调,而高低、升降是音调的主要表现所在。我国历代诗歌与音乐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韵律美”充分体现出诗歌与音乐的精髓之处。
诗歌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和“韵律美”。完美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歌与音乐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
可见,诗歌与音乐的韵律与感情的抒发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历代的诗歌与乐上十分注重“韵律美”,但“。
5.有没有可以体现中国风的歌
姜帆《石上藤》《若相惜》李东燕《飞羽》秦时明月《情动》《南飞燕》河图《倾尽天下》《凤凰劫》《阳关调》《月舞云袖》犬夜叉中文版《穿越时空的思念》后弦:《昆明湖》《西厢》《九公主》《孙尚香》《花甲》HITA《因缘劫》《燕归来》《采薇》符号《断桥约会》嘉诚《桃花仙》许嵩《素颜》《花满楼》《清明雨上》《你若成风》《南山忆》《赋红雪》《朝舞》《烟花笑》《庐州月》仙四《千年缘》墨明棋妙《枯叶之蝶》无极生《双侠》李宇春《梨花香》《湘江的笔画》《蜀绣》《粉末》栗锦《娘子写》爱乐团《半面妆》石头剪子布《紫竹轩》童丽《伶人歌》胡彦斌《月光》《潇湘雨》《诀别诗》《红颜》董贞《朱砂泪》《牵绊》《江湖》《逍遥游》蔡卓妍《心如蝶舞》薛之谦《传说》《黄色枫叶》《红尘女子》袁子皓《花落随》陈艺鹏《西关》高进《悲曲》《荷花亭》魏晨《少年游》吴品醇《忆长安》《大话李白》南拳妈妈《牡丹江》青鸟飞鱼《此生不换》东来东往《后世镜》月桂女神《君生我未生》金莎《星月神话》周杰伦的《龙拳》《双截棍》《东风破》《乱舞春秋》《发如雪》《千里之外》《霍元甲》王力宏的《在梅边》《花田错》《盖世英雄》《心中的日月》陶喆的《susan说》《孙子兵法》《望春风》后弦的《小白》《西厢》《九公主》《昆明湖》《桥段》《情画》《逃学儿童》《东爱》《踢馆》《西厢》《桥段》《昆明湖》林俊杰《江南》《曹操》赵艺鹏的《西关》《天涯歌女》《石头剪刀布》南拳妈妈的《牡丹江》徐若瑄的《小女子》曹格的《姑娘》元气的《风中少林》董燕妮的《龙族》乔维怡的《花好月圆》信乐团的《千年之恋》《离歌》s.h.e的《月桂女神》《长相思》《中国话》羽泉的《辛弃疾》明萌派的《茶汤》王蓉和萧正楠的《三生三世》谢雨欣的《天仙子》张学友的《楚歌》黄阅的《折子戏》高进的《荷花亭》胡彦斌的《蝴蝶》陈升的《北京一夜》张伯宏的《北京土著》F.I.R的《月牙湾》希望你在其中能找到喜欢的。
6.求——论歌词中的诗词艺术
论古诗词对中国风歌词的影响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古典文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最无与伦比的成就是诗词。无论是题材体裁、思想内容、艺术形式,都达到了世界最优秀的水平。
历代诗歌文化遗产充栋汗牛,堪称宝藏。历代祖先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传播、创作、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
这种精神遗产,不仅对本民族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都曾经产生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许多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心目中,中国是“诗国”。
[1] 但是从五四运动之后,古典诗词在中国人心中正渐行渐远。诗词歌赋本是用于歌咏吟唱,却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被久久地束之高阁。
中国风歌词的出现和繁荣一方面体现了民族崛起带动着古典文化的繁荣,一方面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找到自己的声音,让我们亲切的感觉到,中国古典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古代文学的精髓深入血脉,于车水马龙的生活中牢固地守护一片净土。 一、中国风的定义、背景和歌词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其中又以诗词独领风骚,中国人的思想里流淌着古典诗词的精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是由古代文学作为坚实的塔基。但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古典诗词就渐渐失去了咏唱的功效,被束之高阁,常常被作为遗产来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国力也大幅度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今非昔比,在全世界的瞩目中,应运而生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向盛世时期的古典文学回归。
中国古典文化在国际上也越来越被推崇。在当今乐坛上,中国风歌曲犹如一面旗帜,标榜着中华文明和古典文学,将诗词歌赋再次引入生活之中,将古典文学的精华用古色古香的中国曲调推及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中国风,字面上解释:中国乐风。她是新时代的中国音乐。
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等等。
唱腔上结合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词或者传说故事。
多年前非常流行的一首中国风歌曲《涛声依旧》,其歌词中就大量引用了张继的《枫桥夜泊》。 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
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 古诗词传达的信息具有深层的美感,无论从用语措辞抑或意境营造欣赏,既有唐代的热烈绚烂、又有宋代的淡雅内蕴,现代“中国风”歌词作者们充分学习和借鉴唐诗宋词,都体现了对“含蓄内蕴”的美的追求。
[2]近几年来,中国风歌曲和中国风歌词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推崇古文学的热潮,并且在国际上起到了推广中国文化的总要作用。 二、中国风歌词在意象的使用方面对古诗词的继承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诗歌中,许多词汇如:明月、江水、青松、翠竹、晚照、晴空、宿鸟、鸣虫、三尺剑、广寒宫等等,都是意象。在中国风歌词中常用的古典意象非常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些最普遍的。
((((一一一一))))““““花花花花””””之物语之物语之物语之物语 各种各样的花,在古典诗词中大放异彩,在此仅仅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在花的意象方面,古典诗词对中国风歌词的影响。 1、芭蕉。
芭蕉和梧桐意象的意蕴差不多,常常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如李清照《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等。
而当今乐坛上轰动一时的歌曲《青花瓷》中有一句绝妙非常的歌词:“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这一句让一株植物顿时生动起来,想来雨打芭蕉是江南最常见不过的景致,而门环久未开启自然带着斑斑铜绿,但此处的芭蕉却让人分外怜爱,与以前幽幽怨怨的形象不同,而是充满了动态,充满了活力。
2、牡丹。牡丹是国花,花开吉祥,雍容华贵。
古代形容牡丹的诗词不胜枚举,比如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还有王维的《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可见牡丹在中国文人心中高贵而艳丽的形象是不可动摇的。在当今的流行乐坛上,同样是周杰伦的《青花瓷》中开头一句就是:“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浓淡相宜的笔锋在青花瓷的素胚上勾勒出牡丹图案,宛如女子初妆的样子。我们从“牡丹花”这一意象,就可以明确的知道此女并非黛玉般的弱柳扶风,而是国画仕女似的天香国色。
纵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美女的欣赏角。
7.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广陵散琴曲 据《琴**》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
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
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十面埋伏 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的情景 。
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渔樵问答 此曲表现渔樵在清山绿水之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夕阳箫鼓 是抒情写意的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经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汉宫秋月 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梅花三弄 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 相传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值为琴曲。
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之人。 阳春白雪 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
“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懔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胡笳十八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
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X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
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8.中国古典音乐有哪些
中国十大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广陵散琴曲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
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平沙落雁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
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十面埋伏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亥下最后决战的情景 。
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渔樵问答此曲表现渔樵在清山绿水之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夕阳箫鼓是抒情写意的的乐曲,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经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梅花三弄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 相传晋恒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移值为琴曲。
乐曲通过歌颂梅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阳春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
“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白雪”取懔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胡笳十八拍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
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X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
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9.求中国风歌曲,要好听的
周杰伦的《青花瓷》、《千里之外》、《霍元甲》、《龙拳》、《东风破》、《双刀》、《发如雪》、《迷迭香》、《菊花台》、等等。
所谓“中国风”就是: 1. 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五音调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调式。
五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徵、商、羽、角。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
2. 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 3. 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 4. 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者传说故事。
好了,废话少说,推歌开始。首推还是当今最流行的天王周董了。
虽然他的中国风歌曲不是很多,但没一首都非常经典的。个人认为最好的有下面几首: 1 、《东风破》这首歌的音乐风格中主要包含的流行元素是r&b。
r&b,是rhythmandblues的简称,翻译过来就是节奏和布鲁斯(或者说是蓝调)。“蓝调”的特点使这首歌有了一种难以磨平的忧郁的味道“破”——《东风破》这个破字应该就是曲破,是指一种词调。
词调是指词的曲谱,词调名有遍、序、歌头、曲破等等的,都表示它是出于大曲。大曲是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
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之后为入破。
这是写历经岁月之后的沧桑,对儿时美好的回忆!歌词就怒要我说了,很优美的。看过mv 的就知道,里面周董扮演的是徐志摩的故事。
2、《发如雪》,能把中国古典诗词运用得如此娴熟的,我看现在的歌坛上也只有方文山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前世柜、尘埃是非、铜镜。
古典意象加上周杰伦的声音,很是感人啊! 3、《霍元甲》,周杰伦说这首歌结合了《龙拳》《双截棍》的精髓,我想他是指曲风,而不是歌词吧。其他没什么说的,最喜欢他的那段假声! 4、《乱舞春秋》。
真的是乱舞哦,春秋时期的中国,那可是群雄争霸的年代,“我不是乌龟你也不是鳖”,哈哈。 5、《爷爷泡的茶》,中国的茶道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哦,陆羽的《茶经》也是众多经书里很独特的一本书吧。
茶的味道,家的味道。 6、《千里之外》,没说的了,优美的歌词,优美的意境!费玉清丰满圆润的声音和周杰伦带点嘶哑的,绝了!方文山,天才!自己学中文的,汗颜哦!~ 跟周杰伦一个曲风的,也是他一手提拔的南拳妈妈,也有很多好听的歌哟。
《水晶蜻蜓》、《小时候》、《香草噗吧》、《人鱼的眼泪》。
不过所中国风的还是最爱 《牡丹江》,还是方文山的词。牡丹江好像是黑龙江的吧,最尤其lara的后面一段,可爱的声音,完美演绎! 王力宏是个创作型的歌手,之前的虽然流行,但是一般般了。
后面的新专辑《盖世英雄》可就不同凡响了。给大家推几首吧! 7、《心中的日月》,旅途中总是有很多故事发生,尤其是你到民风淳朴的少数民族,呵呵,一定能找到跟王力宏类似的感觉。
8、《在梅边》,梅是指柳梦梅,汤显祖《还魂记》里的女主角,再加上王实甫剧中的杜丽娘,唉,真让人唏嘘不已哦!前面跟后面都是 rap,中间四句经典,忍不住把它转贴过来。“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人怜,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两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恋日日年年未停歇。”
9、《花田错》,其实“花田错”是元曲里的宫调名。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京剧唱腔,想不到力宏还有这么一手。 10.《在那遥远的地方》,改编的一首歌曲,个人觉得很成功。
先推这10首吧,我怕停电,mmd,落后的地方就这样。到wps里编辑好再复制过来。
记着喜欢的话要顶哦@—@。 11、陶喆的《susan说》,《苏三起解》是中国京剧里的经典了。
这个r&b教父,看来也喜欢到老祖宗的口袋里掏点东西来呢。 12、陶喆《今天没回家》,歌词算不上太古典,曲子很是有中国特色的。
13、陶喆《孙子兵法》,自己听,自己感觉吧! 14、徐若瑄的《小女子》,这首歌是我无意在广播里听到的,第一遍就喜欢上它了,后来一直放,被一个朋友无意听到了,第一遍,他就问我这是什么歌,谁唱的。呵呵。
15、后弦的作品。不要以为就是周杰伦才有那样的嗓音和曲风哦,初听后弦的还以为是周杰伦呢。
强推几首:《小白》、《西厢》、《九公主》、《昆明湖》、《桥段》、《情画》、《逃学儿童》、《东爱》、《踢馆》。
还有哦,喜欢的话,把他是专辑都下过来,一首一首听吧。
个人最喜欢《西厢》、《桥段》、《昆明湖》,《昆明湖》歌词很长,可以说是一首很美丽的诗歌呢! 16、陈升、彭佳慧合唱的《北京一夜》。歌词是古典跟现代的结合,曲子是流行唱腔和京剧(老旦)唱腔的融合。
很有种沧桑的感觉哦! 17 、林俊杰的《江南》。老实说,我不太喜欢他的。
什么原因也说不上来,不过就这首《江南》,客观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来自马来西亚的居然还知道 “三生石”和“殉情”。我不知道《曹操》算不算,也一并推荐吧。
18、赵艺鹏的《西关》。嘿嘿。
没有听过吧,kugoo上还不一定有哦,到百度找吧。还有一个版本是廖伟力唱的,本家,呵呵,顺便提一下。
听说这是专辑里第一首,后面还有《天涯歌女》,以10个城市为题材,唉,可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找到其他。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