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宴的古诗词

1.描写“家宴”的诗句有哪些
赠梦得(白居易)
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赏析] 白居易此诗写赠老友,祈愿着天下能太平,身体能永远强健,当老友彼此都已年老的时候,仍能常相聚首,见面把酒言欢。故友情深,于此可见。
念奴娇(范成大)
十年旧事,醉京花蜀酒,万葩千萼。一棹归来吴下看,俯仰心情今昨。强倚雕阑,羞簪雪鬓,老恐花枝觉。揩摹愁眼,雾中相对依约。闻道家宴团栾,光风转夜,月傍西楼落。打彻梁州春自远,不饮何时欢乐。沾惹天香,留连国艳,莫散灯前酌。袜尘生处,为君重赋河洛。
子玉家宴用前韵见寄复答之(苏轼)
自酌金樽劝孟光,更教长笛奏伊凉。
牵衣男女绕太白,扇枕郎君烦阿香。
诗病逢春转深痼,愁魔得酒暂奔忙。
醒时情味吾能说,日在西南白草冈。
出处:苏轼诗集卷六
成伯家宴造坐无由辄欲效颦而酒已尽入夜不欲(苏轼)
道士令严难继和,僧伽帽小却空回。
隔篱不唤邻翁饮,抱瓮须防吏部来。
道士令,悦神乐中所谓离而复合者。
杜诗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九
济州过赵叟家宴(王维)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译文:
虽然住的地方不是很偏远,把门关上就成为了隐者了过的是闲静的田园生活,每天看着深巷里的夕阳斜照,透过高高的疏柳,营造出静美的氛围。"荷锄修药圃, 散帙曝农书。"写的是主人的日常生活,极富田园情趣。"上客摇芳翰, 中厨馈野蔬。"写的是宴饮的场景,吃的都是田野里采摘来的新鲜的菜蔬。最后一句赞美主人赵翁,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生活情趣的赞美。
水龙吟 中秋和人韵(王旭)
西风万卷堂空,卧听箫鼓谁家宴。多情惟有,碧霄明月,肯来相见。因记当年,南楼老子,座前宾满。把清谈当却,弹丝吹管。谁更问,霓裳按。梦里仙游惊断。怅天涯、故人难面。空留玉斧,修轮斫桂,又成衰晚。水调歌残,壮心都付,一声长叹。对清光不寐,呼儿取酒,不妨重暧。
子夜(薛能)
嫖姚家宴敌吴王,子夜歌声满画堂。
此日相逢眉翠尽,女真行李乞斋粮。
春园家宴(张谓)
南园春色正相宜,大妇同行少妇随。竹里登楼人不见,
花间觅路鸟先知。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
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2.关于宴会的诗句
《古诗十九首》
年代: 汉 作者: 汉无名氏
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常苦辛。
《瑶台月》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严风凛冽,万木冻,园林肃静如洗。寒梅占早,争先暗吐香蕊。逞素容、探暖欺寒,遍妆点、亭台佳致。通一气,超群卉。值腊后,雪清丽。开筵共赏,南枝宴会。好折赠、东君驿使。把岭头信息远寄。遇诗朋酒侣,尊前吟缀。且优游,对景欢娱,更莫厌、陶陶沈醉。羌管怨,琼花缀。结子用调鼎饵。将军止渴,思得此味。
3.哪里有关于食物,菜肴等的诗词
主食类: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 雕胡: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
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 ------------------------ 蔬菜类: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 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 露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 节日中的美食: 节日中的美食 屠苏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而成的药酒。我国古代的风俗,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要喝屠苏酒,可以辟邪消瘟。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上元竹枝词 清代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关于月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 关于“酒” 诗词与美食 中国文化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其中诗文化,饮食文化之间的联系尤为突出。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是诗不离酒,酒不离美食。他们在品尝美酒之时,吟诗作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请看 -- 酒 酒,可饮,可品,可为之抒之豪情,可展之韵意。少饮则强身健体,提神补气,与友人聚之小酌则添之气氛。
酒之史事自古有之,自杜康酿酒至今几千余年,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把酒叙情,醉酒当歌,写出无数绝句佳作。 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 忽然高咏涕泗涟(一作秋月忽高悬)。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 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 无奈宫中妒杀人。 赠刘都使 东平刘公翰,南国秀馀芳。
一鸣即朱绂,五十佩银章。 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铜官几万人,诤讼清玉堂。 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
而我谢明主,衔哀投夜郎。 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
主人若不顾,明发钓沧浪。 赠王汉阳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
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有身莫犯飞龙鳞,有手莫辫猛虎须。 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头仙人隐玉壶。
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 历阳何异山阴时,白雪飞花乱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乐酣秉烛游。 谢尚自能鸲鹆舞,相如免脱鹔鹴裘。
清晨兴罢(一作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一作千里相思明月楼)。 赠闾丘处士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一作广)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赠钱征君少阳(一作送赵云卿)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馀几日? 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 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广陵赠别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一作酒)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四首 花间(一作下)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时(一作城),千花昼如锦(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
4.请教关于描述宋朝人衣食住行的宋词
以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元旦为例,唐元日(即元旦)期间,除了朝廷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外,长安城里各家各户要悬幡立竿,设丰盛的家宴,孩子们穿上新衣,有的贵族之家还要燃放灯树,举家同庆,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和欢乐的气氛。同时,还有元日拜年、贺寿、逐日宴请邻里等社交活动;由于元日的重要性,唐朝廷为此规定了除夕前后在内的7天法定假,官员也得到休假,③全城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入宋以后,宋人的元旦节庆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北宋都城开封城内:“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如马行、潘楼街、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踊路。州北封丘门外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向晚贵家妇女,纵赏观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④关扑是类似后世摊钱和赌掷财物的一种活动,带有赌博的性质,“或以数十笏银,或以乐艺女人为一掷,其他百物无不然”⑤。正因为这样,官府才对关扑有限制,仅允许民众在元旦、冬至和寒食三个节日期间参与。尽管这样,这在当时显然是一种为民众所喜好的活动,以致东京城内主要的商业大街上物货丰裕,人声鼎沸,道途壅塞。在南宋的临安,元旦又有几许变化,史日:“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此杭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⑥
分析以上所引资料,可知唐朝除了拜年、贺寿、观灯是走出家门的社交类活动外,各家庭中最主要的元日节庆活动就是合家团圆的家宴,即便是邀请邻里到家中做客属于社交的范畴,但我们所要注意的是,这个社交是以家庭为载体,仍局限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由此,这种社交好似家宴的放大。是否可以这样看,元日节庆的消费主要体现在家宴中。可以肯定,作为精神消费,无论家境是否贫富,大多数家庭都可以在这一时刻享受亲人团聚、邻里和睦、新年好运等喜庆的气氛。但作为物质消费的元日家宴,其价值高低与各个家庭经济能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官贵之家的美味佳肴必然是价值不低的支出,丰裕的物质享受可能成为增添喜庆,讲究排场的砝码。而城市中数量最多的中下层官吏和普通民众则不可能与之相比。尽管元旦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但直到北宋,仍有“小民虽贫者,亦需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的记载,这说明唐宋城市贫困人户节庆消费的一个侧面。⑦
希望对你有用
最新消息
欢迎收藏